当前位置 : 首页 > 峰会新闻 > 大会新闻 > 正文

探访浙江杭州消防救援智能化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9-08-27发布人:

新时代、新要求、新挑战,一切都要有新招新赋能。从飞线充电到智能充电桩,从“路难找”“水难找”到“一张图”作战,从“信息孤岛”到“数据灭火”,从“传统人工”到“智慧研判”……
 
这一系列的改变源自浙江杭州推行“智慧消防”建设。被誉为“互联网之都”的杭州,利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契机,快速推进消防救援工作的智能化发展,为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安全保障。
 
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
 
实现“百米”便捷和实时监控
 
作为新一线城市,杭州现有常住人口980.6万人。骑电动自行车出行,是市民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据杭州市交管部门统计,该市现有电动自行车400余万辆。
 
走进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梅花碑社区,每隔一段距离就可以看到白色或者绿色两种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装置,每个充电点都有两三辆电动自行车在充电。这里便是杭州市“百米充电桩”的首批试点区域。
 
梅花碑社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典型的老小区,社区占地面积不大,但常住居民有2000多人,电动自行车数量也不少。
 
48岁的江晓蔚是这里的一名社工,每天对小区进行巡逻检查是她的工作。回忆起以前小区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问题,江晓蔚心有余悸:“当时我们经常发现有居民在楼道内私拉乱接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甚至有的从几层楼的窗户里‘飞’出一个插线板。有些集中租住的房屋里有五六个电瓶同时充电,居民安全实在令人担忧。”
 
为了从根源上解决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问题,2017年初,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杭州市支队借助第三方机构推广设置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装置。
 
2017年底,梅花碑社区所有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都安装了智能充电桩。2018年初,社区着手打造“百米充电服务圈”,新增设20个点位,共安装41个智能充电桩和充电柜。居民在梅花碑社区可以轻松找到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地方。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装置分两种:白色的是充电桩,能防雨防爆,一旦充满会自动断电;绿色的是充电柜,内置高温检测芯,一旦出现电瓶燃烧的情况,能自动喷撒干粉灭火。
 
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装置改变了居民的充电习惯,也为社区提供了安全保障。江晓蔚直夸:这是一项惠民的好工程。
 
2018年,杭州市政府将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点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明确通过政府出资、企业协助等方式,在全市新建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点1万个。
 
据杭州市支队统计,近年来全市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逐年减少。2019年1月至7月,全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31起,比2018年同期下降24.39%,比2017年同期下降35.41%。
 
单位“自我监管”——
 
实现实时预警和动态感知
 
2014年杭州市有42家住宅小区和公共建筑物业单位因为消防设施瘫痪被列为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该市虽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借助第三方机构建设城市远程监控系统,但是因为安装和日常运营费用较高等问题,推进得十分缓慢。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杭州市支队设定了两条攻坚线路:第一条路,就是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减少社会单位费用支出;第二条路是勤走访、勤宣传,增强社会单位的防火意识。
 
2013年,杭州市支队申请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项目作为“智慧杭州”建设项目之一,并提请纳入市财政经费预算。
 
2016年,在G20杭州峰会前,杭州在350家涉会场馆集中安装了一批城市远程监控系统。
 
2017年,智慧消防建设被纳入《杭州市智慧政务发展“十三五”规划》。杭州市社会单位的智慧消防建设驶入快车道。
 
2017年,杭州江干区开始旧城改造,城中村原有几代人住一幢楼的村落式住宅结构被打破。笕桥街道回迁安置的独居老人由之前的170余户急剧增加至1800户。
 
为确保老人的消防安全得到保障,江干区启动针对独居老人的“笕眼工程”,制定“1+1+1”模式,即每户安装1个烟雾探测报警器、1个温度探测报警器和1个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器,并将其全部接入智能云数据监测平台。
 
“一旦烟雾、温度或燃气值达到设备的报警阈值,在报警的同时信号发至云数据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将向当地居家养老平台、街道智慧中心等7个联动平台和人员发送相关信息,确保最近的力量可及时赶赴现场确认情况和处置。”该支队负责建筑消防管理的刘平说。
 
据了解,针对独居老人的“笕眼工程”,政府实行全额补贴。当前,“笕眼工程”已作为样板在全市推广。
 
救援“一张图”——
 
实现实战指挥调度
 
当前,消防员出警“路难找”“交通堵”“水难找”“建筑情况不明”“危化品信息不全”等成为救援工作的障碍。对此,杭州市支队于2016年研发“指尖战勤”系统并在全市投入使用。“指尖战勤”系统具备基础信息存储、社会资源共享和救援行动动态管理“三大功能”。
 
“基础信息存储功能,相当于一个‘数据库’,全面汇集了道路水源、重点单位、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等基础信息,实现了基础信息存储、检查、应用‘一键式’智能管理。” 杭州市消防指挥中心的黄科佳介绍,“指尖战勤”系统导入了“全市危化品动态监管平台”的数据,能够掌握全市危化品的动态信息,为灭火救援作战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基于基础信息存储与社会资源共享功能,目前杭州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已可以做到‘一张图’指挥、‘一张图’调度、‘一张图’分析、‘一张图’决策。”黄科佳说,“‘119’指挥中心一旦接到报警并且警情达到立案标准,‘指尖战勤’就可以同步收到相关信息,为指挥中心、指挥员提供一张‘全要素消防动态地图’。该图会清晰显示事故发生地点,消防车、消防员所在位置,事故周边可用消火栓和水源位置等,指挥员可以在救援途中查看事故单位周边是否有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事故单位是否有危化品及数字应急化预案等,并根据情况进行研判。”
 
救援行动动态管理功能,则为消防调度指挥提供了“操作间”。“指尖战勤”系统可根据救援任务及调度情况自动组群,全体消防指战员可第一时间通过群组共享信息,支队全勤指挥部根据救援态势变化实施网上指挥。系统还将全市微型消防站联网上线,实现微型消防站的指挥调度、工作部署和完成任务反馈的网上流转。一旦发生险情,指挥中心可通过平台立即向所在微型消防站发布指令,实施调度指挥。
 
“指尖战勤”系统也方便了群众完善报警信息。黄科佳说:“传统报警方式一般都是通过打电话,但限于报警人的客观条件,现场情况难以准确传达。我们会通过‘指尖战勤’向报警人发送短信,报警人可通过短信内附链接,上传事故现场视频、图像以及文字,便于救援人员根据更多信息提前做好预判。”
 
“指尖战勤”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共向各级消防指战员提供影像、照片及图文资料等2.5万余次。
 
消防“数据治火”——
 
实现消防安全综合治理
 
杭州市支队通过智慧消防向“数据”要效率,整合信息资源、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实现“数据治火”,提升消防安全精准管理和灭火救援指挥效能。
 
2018年初,该支队启动“数据治火”一期建设工作,与电信运营、网络软件及硬件等相关公司联合,打造一个集动态管理、指挥、决策于一体的消防智能管控平台。
 
2019年2月3日“数据治火”消防智能管控平台上线。也是这一年,“杭州市消防智能管控平台”被列入市政府信息化建设项目。该项目预计投入研发费用430万元,实现重点场所、区域消防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测、预警。
 
打通信息共享“最后一纳米”、消除“信息孤岛”是消防智能管控平台建设迈出的第一步。刘平说:“该平台目前已与综治平台以及消防监督管理、消防户籍化管理、火灾统计、消防接处警、社区警务及相关行业部门监督等平台成功对接,接入了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住宅智能消防预警系统等物联网采集平台,全方位采集城市数据大脑系统所需要的各类数据。”
 
“消防大数据平台显示今天红色预警单位有30家,请萧山、余杭等相关大队加强相关单位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这是该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傅晓波近日在微信群内发布的一条通知。该通知写清楚了30家单位的名称、地址与相应的消防监督执法人员。这条时效性强、精准度高的信息,源于“数据治火”消防智能管控平台对大量数据的分析。
 
和其他数据平台相比,“数据治火”消防智能管控平台的特点是拥有以‘消防安全指数’为核心的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消防安全指数”是对实时监控获得的火灾发生率、设备完好率、巡查到位率等11项数据进行分析获得的,如果低于60分,平台会发出红色预警。
 
“该平台推动了消防决策从‘业务驱动’向‘数据预测’转变,消防安全管理从‘死看死守’向‘预知预警’转变,消防灭火救援行动从‘经验主义’向‘科学决策、智能调度’转变。”刘平说。
 
目前,该平台已接入单位1135家,智能烟感气感系统168305个,智慧用电系统17437个,智慧用水系统8183个,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柜)5018个。
 
目前,杭州市已启动“智慧消防·智能防控”建设年计划。接下来,杭州市支队将全面围绕“1+N”的思路开展“智慧消防”建设,即一个平台(“智慧消防”智能管控平台)、N个防控系统(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智慧用电系统、智能预警系统、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装置、单位自主管理系统、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系统),实现动态感知、智能研判、精准防控,为火灾防控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智慧消防”守护杭州文保单位